高龄骨折患者重获“肩”负--崇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复杂肱骨头置换术
近日,我院骨科团队联合心血管内科、呼吸内科、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,成功为一名八十多岁高龄女性患者实施左侧人工肱骨头置换术。患者因跌伤导致左肩部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,于今年6月中旬入院。经全面评估及多学科会诊(MDT)后,骨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及康复计划,术后患者恢复良好,顺利出院。
患者情况与手术背景
该患者因跌倒致左肩严重损伤,由于患者高龄,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,传统保守治疗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并发症(如肺炎、血栓等),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又因骨质疏松严重难以达到稳固效果。骨科团队联合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,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术,以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。
哪些患者适合人工肱骨头置换术?
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重要方式,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:
1. 高龄患者(通常65岁以上)合并严重骨质疏松,骨折难以通过内固定稳定;
2.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(如Neer Ⅲ型、Ⅳ型)伴关节面损伤;
3. 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或肱骨头坏死;
4. 患者身体状况可耐受麻醉及手术,且术后能配合康复训练。
多学科协作保障手术安全
针对高龄患者手术风险高的特点,术前,骨科组织心血管内科、呼吸内科、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,优化患者心肺功能,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,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。手术由骨科团队精准操作,历时约2小时完成,术中出血少,未输血。
术前摄片
术后摄片
术后康复与功能恢复
术后患者接受多模式镇痛、早期康复介入及预防感染等综合管理:
- 术后第1天:在康复师指导下开始被动肩关节活动;
- 术后3天:逐步过渡至主动辅助训练;
- 出院时:患者肩部疼痛显著缓解,可完成部分日常活动(如梳头、进食)。
预计通过3-6个月的规律康复锻炼,患者肩关节功能将进一步改善。
防跌倒三要点:防滑·筛查·治疗
骨科主任和利提醒,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跌倒后易发生肱骨、髋部等骨折,建议家属加强居家防滑措施(如浴室防滑垫、扶手安装),并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。
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,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处理复杂骨折的综合实力,也为高龄患者的关节功能重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来源:骨科
编辑(一审)王娇 和利
责编(二审):宋倪媛 安宁
审核(三审):赵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