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牢生命防线,锤炼急救精兵--我院急诊科开展“院前心脏骤停”团队心肺复苏专项培
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,优化抢救流程,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。本月,我院急诊科将培训重点聚焦于“院前心脏骤停团队心肺复苏(Team CPR)”,旨在通过系统化、标准化、实战化的专项训练,明确并强化急救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角色与职责,打造一支反应迅速、配合默契、技术过硬的生命急救“尖兵”队伍。
心脏骤停是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,发病突然、进展迅猛,尤其是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场景,对救援的时效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极致要求。黄金4分钟的抢救窗口期,每一秒都至关重要。本次培训的核心,正是为了将“单兵作战”提升为“集团军作战”,通过高效的团队协作,为患者赢得最大的生机。
明确分工,各司其职:构建高效复苏团队
培训打破了以往侧重个人技能的常规模式,重点强调团队配合与角色分工。培训明确指出,一个高效的院前心肺复苏团队通常由医生、护士、司机、护工四大角色构成,犹如一个精密齿轮,环环相扣,缺一不可:
医生(团队指挥/Leader):作为现场抢救的指挥官,负责全面评估病情、快速做出诊断、下达各项医嘱(如用药、除颤)、统筹指挥整个抢救过程,并承担最高难度的操作如气管插管等。其核心职责是“决策”与“指挥”,确保抢救流程清晰、有序、高效。
护士(高效执行者/Executor):作为指令的核心执行者,主要负责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(胸外按压)、建立静脉通道、根据医嘱准确用药、协助医生进行高级气道管理等工作。
司机(现场保障与联络员/Supporter):司机不仅是驾驶员,更是重要的后勤保障与联络枢纽。在抢救现场,负责安置警示标志、确保环境安全;同时,迅速与急诊科、院内抢救团队取得联系,提前通报患者信息,实现“患者未到,信息先到”的无缝衔接;必要时协助搬运病人,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。
护工(辅助支援者/Assistant):作为团队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,主要负责替换进行胸外按压以保持按压质量,以及维持现场秩序、现场搬运病人。其工作极大减轻了核心医护的压力,保障了抢救的持续性。
实战演练,固化流程:从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
培训采用了“理论讲解+情景模拟+实战演练”相结合的模式。参训人员首先重温了最新版心肺复苏指南的要点,随后进入高度仿真的模拟场景。通过一次次演练,团队成员不断磨合,熟悉彼此的节奏和习惯,将书面上的分工流程内化为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,确保在真实紧张的急救环境下能够忙而不乱、准确无误。
急诊科主任周瑜表示:“时间就是生命,协作就是效率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重点培训,让‘团队复苏’的理念深入人心,让每一位成员都清楚‘我是谁、我该做什么、我该如何与他人配合’。这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,也是提升我院整体急诊救治能力的关键一环。”
来源:急诊科
编辑:周瑜
责编:安宁
审核:刘艳林